一体化预制泵站内置集水池的水深量配置标准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的设计高水位,应满足有效容积的要求,一般可采用与进水管渠的设计水面标高相平在任何情况下,集水池内设计高水位不得**过进水管的管**。
在具有中途污水泵站的污水系统中,下游污水泵站集水池的高水位,尚应考虑水泵突然停止工作后,水流涌水高度的影响。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的池底标高,应根据进水管渠底标高、设计低水位和水泵型号确定。采用离心泵和混流泵时,池底标高一般采用进水管染底标高以下1,5~2。0m。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池底应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宜采用0.5~0.7m,倾向集水坑的池底坡度不应小于10%,并应设置防止污泥沉积和腐化的设施。
一体化泵站中的管道堵塞问题
一种情况,泵站的堵塞是慢性堵塞,顾名思义是由于泵站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残留物经过长时间的固化,慢慢依附在管道上,日积月累使得管道越来越细,较终完全堵塞。针对此种情况,一体化泵站一般采用AO脱氮工艺或者A2O工艺(具有脱氮和除磷能力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但尽管如此,依然有污物会残留在管道上,因此定时处理管道内的残留物也是很必要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由压力传感器或者浮球反馈泵站的液位信息到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设定的运行参数调节水泵开关运行。
另一种情况是,外物通过污水进入泵站或者其余物体进入管道内造成堵塞,针对此种情况,现在的泵站都采用了提篮格栅或者粉碎型格栅,在物体进入管道前便将其隔开或粉碎。
预制泵站的优势分析
(1)体积小,可利用有效容积优良;
(2)筒体采用先进的材质如强化玻璃钢(GRP)或聚乙烯树酯(PE);
(3)泵坑采用流体动力学的设计,具有流态好、无堵塞,自清洁功能;
(4)质量可靠,重量轻,造价较低,能容忍淇水淹没(电控箱外移);
(5)配备高质量、高性能的潜水污水泵,其广泛应用传感器时刻监控水泵运行状况,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
对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解释,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一体化”。所谓的一体化,指的是多个原本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联合到一起,相互包容、合作,并成为一个新独立单一实体的过程。从一体化的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理解一体化预制泵站指的是将泵站所需的各种组成部件联合放在某一处,使其成为一个新个体。除此之外,目前的一体化预制泵站除了将各种设备结合到一起外,还实现了机、电、信息一体化,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远程操控的能力。河流泵站不仅用来收集排放污水,相较于前两种泵站,由于还要承担防汛排放的职责河流泵站多出了截流设施。根据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组成结构包括井筒、格栅、水泵、管道、阀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泵站实现了一体化建设,因此它可以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直接将组装好的泵站运输到安装现场,较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